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3月1日国际民防日,今年主题是:“儿童的安全,我们的责任”

作者:枣庄人防办 来自: 时间:2019-03-01 11:23:38

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国际民防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统一确定的,设立世界民防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众对国际民防组织任务的认识:即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通过开展宣传防空防灾、公共安全和民防知识,增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1992年,我国加入国际民防组织,成为国际民防组织的成员国。截至目前,国际民防组织已有5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家以及22个附属会员。

国际民防组织标志

 

国际民防组织最初为非政府组织,到1972年改变为由各国政府参加的国际民防组织,1977年"重申与发展研究国际人道主义法应用于武装冲突的外交会议"在日内瓦公约的附加协议1中明确了民防的作用,并承认民防组织是一个人道主义的机构。官方的国际民防组织的标志是由绿橄榄枝构成的橙色全球的蓝色三角形。橙色全球上的等边蓝色三角形,表示国际民防组织用于保护民防组织、其人员、建筑物、物资以及作为民用避难所。绿色的橄榄枝象征和平。

什么是民防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民防功能的范围除了应对战争灾害外,还包括应对和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文字“CCAD”是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长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地下长城。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图案的金黄色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往年国际民防日主题

2002年: 民防的基本要素

2003年: 民防,面对灾难的国际团结工具

2004年: 民防和道路安全

2005年: 民防和保护环境

2006年: 在学校的民防

2007年: 民防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2008年: 民防和基本的急救技术

2009年: 民防:预防信息和通信技术

2010年: 灾难医学

2011年: 妇女在民防中的作用

2012 年:民防和国内事故

2013年: 为防止灾害风险,民防和民间社会的准备

2014年: 民防和预防文化,为了更安全的社会

2015年: 民防,减灾和可持续发展

2016年: 民防和新的信息技术

2017年: 与民防一起防灾

2018年: 民防和国家机构提高灾害管理效率

今年国际民防日主题

“儿童的安全,我们的责任”

 

民防的起源

“炸”出来的民防意识。国外民防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与空袭长期斗争相互推动发展的过程。民防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随着飞机技术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轰炸机的出现,空袭后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成为敌对双方经常性的战斗行动,“要地防空”便应运而生。最早组织要地防空的是英国。在德国空军的不断轰炸下,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在伦敦建立了独立的防空指挥机构和专门的防空部队,并在市区实行灯火管制、构筑防空洞、疏散居民、建立空袭警报系统等。这些消极防空措施,称得上是民防的萌芽,而被飞机轰炸“逼”出来的防空洞则成了国外民防工程当之无愧的“始祖”。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年间,特别是自1930年以后,随着军事航空工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轰炸机的数量急剧增加,空袭威胁明显增大,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城市防空体系”,民防工程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英国各重要城市、掩蔽所、防毒室比比皆是,基本上人人有洞可藏。法国则大力构筑掩蔽所,仅巴黎就构筑了2万个,可容纳170万人,约占巴黎人口的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双方都把削弱或保护战争潜力作为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空袭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空前程度。因此,参战各国更加注重城市防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民防工程建设,以有效地保护居民和经济目标,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失。整个二战中,英国本土落弹7万余吨,伤亡仅14.7万人,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德国在战前就构筑了大量防护工程,因而德国虽然从1941年开始即遭到美英两国的战略轰炸,但直到1944年,其军火生产还在稳步上升。即使是遭到原子弹袭击的日本长崎,搬进坑道内的造船厂和鱼雷车间,不仅没有人员伤亡,而且照常开工。

冷战结束后,民防工程的地位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高新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大量运用,显得更加重要。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巴格达和巴士拉等大中城市,正是由于建成了数量较多、标准较高的防护工程,才在多国部队42天的狂轰滥炸中,保证了较低的军民伤亡率。科索沃战争中,弱小的南联盟,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北约长达78天的高强度轰炸,仍然保存了85%以上的军事实力,不能说与其平时构筑的大量的民防工程不无关系。它充分说明,对付现代高技术空袭,民防工程仍然是主要的、基本的防护手段。

 

民防的产生

“民防”是随着城市在战争中遭到空袭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当时,德国对伦敦先后发动了110多次空袭,造成4000余人伤亡,引起英国和其他参战国对城市防空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防空体制、发布消防救护、灯火管制、伪装隐蔽等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民防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开始用法律形式对民防制度加以确定。但至今关于“民防”的概念,各国解释仍不尽相同。美国认为,“民防是旨在减轻紧急状态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民、工业、机构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减轻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常规战争以及核战争所造成之危害的措施的拟定和实施。民防的基本目的是保护人民,把物质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为迅速从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复苏奠定基础”。俄罗斯认为:民防是“平时和战时为保护国家居民和国家经济不受敌人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和其他袭击兵器的攻击,以及为在杀伤破坏区和重灾区进行抢修工作而采取的全国性防卫措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世界一些国家的情况看,民防是防备敌人空袭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消除其后果,以及减轻和消除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的影响的群众性防卫活动。

民防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平时组织居民应付各种灾害;战时组织居民隐蔽、疏散、抗击敌方各种袭击和消除袭击后果,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工作、生产、社会生活秩序等。民防制度和民防理论的建立,对于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人防历程

人防是随着空袭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空袭危害的发展而发展。一战期间,德国对伦敦实施昼夜轰炸,英国率先在伦敦建立了人防工程;二战期间,交战双方都毫无顾忌地把城市居民和工业设施当作靶子,交战各国均紧急修建人防工程;二战后,美苏争霸,面对新的世界大战和核袭击的威胁,各国人防建设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现代战争通常从空袭开始,具有超越视距、突然性大、破坏力强、范围广泛等特点,世界防空建设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是防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空袭、防护重要经济目标、防生化恐怖袭击、防信息攻击。

 

中国人防历程

1932年,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红军司令部要有专门的防空防毒研究机构,要加大防空人才培养,建立防空部队,开展防空防毒知识宣传,形成全民防空的局面,中国人防工作蹒跚起步。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对我许多城市和前后方军民进行了长期残酷的轰炸,中国的人防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经毛泽东主席同意,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并发出了在有关地区和城市建立人民防空组织、加强人民防空设施建设的通知,拉开了新中国人民防空工作的序幕。

1969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人防事业开始大发展。

改革开放后,人防建设指导思想由过去的“准备打仗”转变到“平(和平)战(战争)结合”轨道 ,由注重战备效益转变到战备、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并重上来;1997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施行,人防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